警钟消防
关爱老年群体 普及金融知识
发布时间:
2022-09-21
伴随着老年人群体收入和理财意识的提高,参与金融消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,而部分老年人金融风险意识较为薄弱,需增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,加强风险防范。下面,请跟随我们一起学习金融消保知识,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吧!
01
老年人购买保险产品
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(1)切忌贪图小便宜
购买产品时,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不要因为礼品和优惠而忽略产品的适用性,最终缺失关键保障。
(2)用好保单“犹豫期”
在收到保险合同后,一般都会有“犹豫期”,如果购买到不合适的产品,可在“犹豫期”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,即可全额退还所交保费。
(3)如实告知自身情况
老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概率较大,在投保时一定不能心存侥幸,刻意隐瞒既往病史,否则,可能日后被保险公司拒赔、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费等。
(4)拒绝任何代签行为
投保时切记要在核对所有信息后本人亲笔签名,包括亲笔抄录风险提示等内容,特别是当被保险人是自己子女时,一定要子女完全知情并由子女亲笔签名,杜绝一切形式的代签名。
(5)警惕虚假维权
勿轻信某些打着“代理退保”、“代理维权”幌子的个人或团体,避免丧失风险保障,造成资金损失。
02
老年人参与金融消费
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(1)维护个人信息安全
个人信息要注意保密,勿随意将身份证、保单、银行卡、账号密码等涉及隐私的敏感信息提供给他人或在公用电脑上留存,也不要回复索要隐私信息的可疑邮件或短信,防范他人恶意使用,蒙受损失。
(2)注意网上支付安全
一是网上交易应当先确认网址是否正确,并在完成交易后及时退出,避免后续风险。二是应避免使用公用Wi-Fi进行网上支付,不要扫描不明二维码、登录不明网站。三是网络购物及售后应当通过官方渠道,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电话、信息或非正规网络链接。
(3)提高防范非法集资意识
一是辨别非法金融广告,谨慎投资,了解投资有风险、收益越高风险越高,结合自身经济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,警惕非法集资陷阱。二是老年人投资前要征求家人、朋友意见,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、熟人介绍、专家推荐,不要被高利诱惑。
03
防范金融诈骗,需要警惕的“六个凡是”是什么?
①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,都是诈骗。
②凡是让给“安全账户”汇款的,都是诈骗。
③凡是通知中奖、发放补贴要先缴费的,都是诈骗。
④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汇款的,都是诈骗。
⑤凡是电话索要隐私信息及验证码的,都是诈骗。
⑥凡是要求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,都是诈骗。
04
防范金融诈骗,需要做到的“六个一律”是什么?
①陌生来电中谈到银行卡的,一律挂掉。
②谈到中奖而自己并未参与活动的,一律挂掉。
③谈到“电话转接公安局、法院”,一律挂掉。
④收到诱导点击链接的不明短信,一律删除。
⑤微信里陌生人发来的链接,一律不点。
⑥提到“安全账户”的,一律不信。
05
防范金融诈骗,需要牢记的“三个切莫”是什么?
①切莫贪图小恩小惠,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,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。
②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,遇事多商量,有疑问求助,识别金融骗局,远离非法金融活动。
③切莫相信一夜暴富,投资要走正规渠道,购买正规投资产品,防范非法集资和投资陷阱。
06
防范金融诈骗,需要知晓的“三个务必”是什么?
①务必知晓必须按时还清贷款,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。
②务必知晓个人征信由央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,其他机构和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。
③务必知晓自称能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都是虚假征信诈骗,切勿进行任何转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