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虚假宣传,远离征信修复诈骗
发布时间:
2025-06-06

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,个人征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正因如此,一些不法分子也从中嗅到了“商机”,打着“征信修复”的幌子,设下重重骗局。
一、认清“征信修复”骗局的常见套路
- 虚假承诺,诱导缴费
他们号称 “只要付费,15天消除逾期记录”“内部渠道,百分百洗白征信”…… 然而,征信记录由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统一管理,任何机构或个人无权擅自修改或删除不良记录。所谓“快速修复”纯属谎言!
- 伪造材料,涉嫌违法
他们谎称“包装身份”或“伪造贫困证明”,声称可绕过系统审核。但最后,提交虚假材料可能导致信用报告彻底失效,甚至因“骗贷”“骗保”触犯刑法!
- 钓鱼诈骗,窃取信息
他们以“修复征信”为名索要身份证、银行卡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结果,个人信息被恶意利用,可能遭遇贷款冒用、电信诈骗等二次伤害。
- 连环收费,卷款跑路
他们先收“定金”,再要求交“保证金”,再编造“系统故障”继续勒索……最后,钱款被骗后,骗子失联,不良记录仍未删除,反而延误维权时机。
二、防范诈骗,牢记“三不原则”
不轻信“捷径”。不良记录需通过合法途径(如按时还款等)逐步修复,不存在“花钱洗白”。
不泄露个人信息。征信报告、身份证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务必妥善保管,谨防被冒用。
不随意转账付款。凡要求“先交费再办事”的“征信修复”服务,均属诈骗!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私人账户收费。
三、征信修复的正确方式
- 依法提出异议
根据《征信业管理条例》规定“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、保存、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、遗漏的,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,要求更正”。因此,若发现征信报告中有错误记录,可向征信机构或银行提交异议申请,依法维护权益。
- 养成信用好习惯
从根本上解决征信问题,还是要按时还款、理性借贷,避免逾期;谨慎为他人担保,防止信用受损。
